重庆市作为财政电子票据改革首批试点省市,在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的指导下,统一思想认识、加强组织领导、创新方式方法,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展。
财政电子票据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
重庆市于2018年8月启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。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,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结合市财政票据管理实际情况,制定了《重庆市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》,确定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中心、四川美术学院、大足区财政局等单位为先行试点单位。2019年7月,财政部、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》后,重庆市又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大足区人民医院纳入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单位。2018年12月,四川美术学院开出了全市第一张电子票据,2019年7月大足区人民医院开出全市第一张医疗收费电子票据。
2020年上半年,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重庆的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受到影响。但是在试点单位良好示范效应下,全市的推进工作并未停滞,财政电子票据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一是票据种类实现了电子票据全覆盖,将非税收入票据、医疗收费票据、资金往来票据、社团票据、捐赠票据等全部财政票据纳入电子票据范围,并在部分单位进行试点。
二是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现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。19家市级医疗机构全部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工作,其中14家医疗机构已上线使用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;38个区县也已全部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工作,其中 20个区县的111家医疗机构已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,4个区县的乡镇医疗机构启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。
三是电子票据推广取得面上突破。法院、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使用电子票据,社保卡办理、公租房管理也在全面范围内启用电子票据,52家市属高校中有21家完成了电子票据改革。
四是基层财政电子票据推广取得积极进展。全部区县均已启动了电子票据改革工作,大部分区县在部分单位上线了电子票据,部分区县实现了电子票据全覆盖,如大足区和秀山县,已将电子票据应用到村组。
“四个加强”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
(一)加强学习,提高认识,形成“敢打肯干”的良好局面。一是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,深入学习财政部关于电子票据改革的要求部署,研究电子票据推广的方向、策略,明确改革的路线图、时间表。2020年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,系统学习财政部关于电子票据改革工作的最新要求,分析研究重庆电子票据改革中的难点痛点问题,部署近期推进电子票据改革的方式方法及进度安排等。二是组织学习考察组,赴黑龙江、四川等省市学习电子票据推广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。三是加强实地调研,及时掌握用票单位改革需求。在单位电子票据上线前、上线时、上线后各进行一次现场调研,第一时间掌握用票单位的准备情况、技术需求、问题反馈。
(二)加强沟通,积极协作,形成“齐抓共管”的有利局面。一是组织协调会议,向各部门介绍电子票据改革的重要意义,如多次邀请市教委、市卫健委、市医保局共同研讨部署电子票据改革工作。二是组织联合调研,深入了解下属用票单位的改革需求,如与市教委共同开展教育系统电子票据改革专题调研,与卫健委共同开展医疗机构电子票据改革调研。三是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营商环境建设,如协助市高院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建设,推动电子票据改革。通过沟通交流,各部门对电子票据改革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,推广速度逐步加快。
(三)加强宣传,打消疑虑,形成“能用肯用”的积极局面。一是加强试点单位宣传力度,引导用票单位实地考察学习,通过试点单位的示范效应,鼓励用票单位接受、使用电子票据。二是利用发放票据、核销票据的机会,从节约成本、提升管理、方便高效等方面,面对面向用票单位宣传电子票据的社会效益。三是算好经济账,通过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的使用成本、保管成本、丢失责任等方面进行对比,打消用票单位关于改革成本的疑虑。
(四)加强保障,创新策略,形成“上下联动”的活跃局面。一是转变角色,变督促指导为协助服务,安排专人加入电子票据改革单位的系统调试微信群,实时掌握单位进度和需求,及时回答单位问题。二是转变角度,变定期报告为问卷调查,取消定期报告制度,改为不定期的问卷调查,通过微信小程序按需设置问题、在线填报、在线汇总,减轻基层单位负担。三是大胆创新,探索区块链电子票据应用,按照“源头上链、授权使用、可信流转、智能监管”的建设思路和业务管理模式,搭建了区块链基础软件平台,并以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试点单位,上线了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。目前,已开具了13万份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。
通过“四个加强”,财政内部充分挖潜、增加动力,主管部门积极协助、步调一致,用票单位消除顾虑、主动推进,重庆市电子票据改革逐步提速,效果明显。